主页 > 老人听力康复> 老人听力康复

老年性听力下降的诊断和预防

发布日期:2019-6-3

诊断:
老年性听力下降诊断一般不困难,凡是60岁以上无其他诱因的双耳进行性听力下降的感音性听力下降即可诊断为老年听力下降,但要注意诊断老年听力下降时须辨明身体是否同时存在其他老化体征,如发生年龄过早,在40岁左右常被忽略。

鉴别诊断:
诊断老年性听力下降时要注意详细询问病史,除外其他因素的听力下降,如耳毒性药物应用史,强噪声接触史、头外伤史、感染史、心血管病史、有无肿瘤病史,梅毒、糖尿病等特殊因素诱发导致听力下降,除此之外一切其他因素后,方可诊断为老年性听力下降。家族史询问也很重要,父母、兄弟姐妹是否有患耳听力下降者均应考虑,家族遗传因素往往使老年性听力下降较早发病。

临床医生应根据具体条件尽可能地做全面听力学检查,纯音测听及言语测听价值最大,重点应除外中耳病变,如鼓室硬化、肿瘤、听骨链固定,耳硬化症,当耳硬化病变波及内耳骨迷路时可出现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的改变,应提高警觉以防误诊。

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应实施,高分辨CT可清晰显示中耳、内耳细微结构,细小病变、听骨链及小硬化灶均可显示,有利于鉴别耳硬化症,并可除外听神经肿瘤病变。

预防和治疗原则:
老年性听力下降是自然衰老过程,是生物发展的必然规律,目前尚无法制止,但老年性听力下降与外界因素有关,因此应注意避免这些不利因素,如避免噪声刺激,调节精神心理状况、节制饮食,特别是高脂肪类饮食,戒烟忌酒,积极治疗身体其他疾患,特别是心血管病高血脂症、糖尿病、动脉硬化等,另外应注意适当体育活动,勤于动脑,可避免过早出现老年性听力下降,并延缓进展速度,尽可能保留较好听力。多年临床实践证实,凡是能有效地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措施,均可改善老年患者的听力,如降血脂促进脑组织代谢,改善颅内静脉回流和降颅压等药物,以及理疗、推拿等综合治疗均可起到保护听力的作用。

上一篇:听得见听不清楚 下一篇:什么是听力障碍?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产品中心
老人助听器
儿童助听器
至尊型
高档型
舒适性
经济型
新闻中心
社会新闻
行业新闻
企业动态
联系我们
验配中心
专家团队
联系我们
扫描--客服微信